自动化时代,想保住饭碗?不如与机器“一起干”
(原标题:自动化时代,想保住饭碗?来和机器做朋友吧!)
一直以来,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都在持续开展研究项目,关注自动化技术极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麦肯锡研究院发布的最新的报告《行得通的未来:自动化、就业与生产力》(A future that works: Automation, employment, and productivity)囊括了在该领域的一些重大发现。
全球性的生产力提速
自动化生产有助于企业减少失误、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速度,从而提高业绩。在有的领域,自动化生产还能产生比人工生产更大的效益;自动化生产也能提高生产力,这在历史上已有先例。在生产力增长疲软的时候,自动化生产能够极大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繁荣。;在许多国家,自动化生产还能够有助于对工作年龄人群数量减少的副作用起到缓冲的效果。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情境建模(Scenario Modeling)显示,自动化生产每年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高0.8%至1.4%的生产力增长率。
要想正确、细致地分析自动化的潜在影响,就必须要关注某个具体的生产活动,而不应该着眼于整个行业。每个行业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生产活动,每一种生产活动都对自动化有着不同的需求。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条件来看,仅有极少数一部分的行业(不到5%)有条件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不过,几乎每个行业都有潜力实现部分自动化,因为其中有一部分的生产活动是具备自动化的条件的。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以当前的科技水平计算,在全球所有的劳动力从事的生产活动中,约有一半具备自动化的条件,其中涉及的薪酬高达15万亿美元。
哪些行业会被自动化?
最有可能被自动化生产所取代的生产活动,是那种高度重复、枯燥乏味的体力劳动,其中包括数据搜集以及数据整理。在美国,这类生产活动占国家生产活动总量的51%,涉及大约2.7万亿美元薪酬。这种生产活动在制造业、旅游住宿业、餐饮业以及零售贸易行业几乎无处不在。而且,制动化生产可以替代的,不仅仅是那些低技术要求的底薪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那些中、高等技术要求以及高新行业,也有可能被自动化生产所取代。某个具体生产活动的自动化可以转变生产流程,因此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能够为机器生产活动作补充;反之亦然:机器生产也会为人力劳动作补充。
自动化生产: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不过,自动化生产仍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在技术层面上有自动化生产的可能,但是多年以后,自动化生产才有可能真正全面影响人们现今的工作模式。在不同的生产领域,生产活动不同,薪资状况和技术要求不同,自动化生产实现的速度也会不同,对从业人员的影响也会有大有小。有可能决定自动化生产的速度和波及广度的因素主要有: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状况、科学技术的成本、自动化生产在工作技能和供需态势等方面与人工劳动之间的竞争、节省劳动成本以及其他方面的性能优势以及对监管条例的接受程度。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情境建模显示:
到2055年,今天一半的生产活动可以被自动化生产所替代。
不过,由于经济情况等各种不同因素的作用,这一过程可能会缩短20年。在宏观层面上(比如整个行业或经济体),自动化生产的影响速度可能要稍慢一些,不过在微观层面上它的波及速度则要快得多,比如在具体某个行业的生产活动自动化的从业人员,又或者是某个公司(该公司所处的行业往往会因竞争者使用自动化技术而受到扰乱)。
在未来,全新工种将颠覆工作环境
尽管如今许多人都在集中讨论自动化生产可能会造成大规模失业现象,但是在未来人们仍然需要与机器打交道,共同促进人均GDP增长,这一点是世界各国都希望的。因此,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生产力评估显示,被自动化生产取代的从业人员可以另谋出路。大批从业人员将不得不改变工作方式,而商业模式也将发生转变。
自动化技术对多年以来的劳动力规模的转变,将是史无前例的。在数量级(order of magnitude)上,这一过程与20世纪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经历的长期技术转型相类型。这种转型当时没有引发长期的大规模失业现象。这是因为,这种转型过程中伴随着新种工作的出现。
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定自动化生产革命是否也如此,但是研究分析指出,人工劳动仍然是一种劳动力需求:只有在人与机器携手工作的条件下,研究报告中提及的生产力总量才有可能实现。这种趋势会反过来颠覆工作环境,使从业人员与机器的新型合作成为必然。